|
在日常的水质参数测定工作中,COD(化学需氧量)是衡量水样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的关键指标。熟练掌握实验室COD分析仪的操作,是每一位水质分析人员的基本功。本次培训旨在确保大家能够规范、安全、准确地完成检测任务。 一、核心原则: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 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:全程佩戴,防止液体飞溅入眼。 防酸手套:耐化学腐蚀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。 实验服:防止化学品污染衣物和身体。 实验必须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内进行,所有废液必须收集于专用废液桶,严禁直接倒入下水道。 二、操作流程详解 第一步:实验前准备 仪器检查:开机自检,检查COD消解仪温度是否稳定在设定值(通常为150℃或165℃),检查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是否校准合格。 试剂准备:重铬酸钾消解液,确认试剂在有效期内,无结晶析出或污染。 实验用水: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无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。 玻璃器皿清洁:所有接触水样的移液管、容量瓶、消解管等必须清洗干净,避免引入有机物干扰。 第二步:样品与试剂移取 量取水样:用移液管精确量取2.5mL(或根据预估COD值选择其他量程)的均匀水样,放入洁净的消解管中。 关键点:对于高氯废水或复杂水样,需按规范加入硫酸汞以消除氯离子干扰。 加入消解液:用专用加液器或移液管,向消解管中准确加入3.5mL的重铬酸钾消解液。 关键点:操作需平稳,防止试剂外溅。加液时尽量让试剂沿管壁流下,与样品充分混合。 第三步:消解反应 加盖混匀:将消解管盖拧紧,轻轻摇动或使用涡旋振荡器使其混合均匀。 放入消解仪:将消解管整齐放入已预热的消解仪中。 关键点:确保消解管放置平稳,防止倾倒。同时放入(用2.5mL实验用水代替水样)和(已知浓度的COD标准溶液)进行质控。 设定程序:设定消解时间为2小时(或根据所选方法标准),启动消解。 第四步:冷却与测量 冷却:消解结束后,戴上厚手套,将消解管取出,置于试管架自然冷却至室温(约60-90分钟)。 严禁:将热的消解管直接放入冷水冷却,以免炸裂或导致测量结果不稳。 测量: 比色法:将冷却后的消解管擦拭干净,放入比色计中直接读取浓度值。 滴定法:将消解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,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,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,记录消耗体积并计算。 COD分析是一项严谨的技术工作。每日实验结束后,清洁消解仪和比色计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,并做好使用记录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xpjgz.cn/newss-4128.html
|